级别: 院长
UID: 86483
精华: 0
发帖: 414
威望: 5 点
积分转换
愚愚币: 547 YYB
在线充值
贡献值: 0 点
在线时间: 277(小时)
注册时间: 2010-02-26
最后登录: 2019-12-21
楼主  发表于: 2016-01-15 16:12

 浅析幸灾乐祸的心理机制

愚愚学园www.SciFans.net温馨提示:班里一位非常优秀的同学,某天因为受了处分,这时你有什么感受?是为他感到遗憾,还是心里有些暗爽:原来他也不是那么完美嘛!  路上看到一个陌生人被石头或者台阶绊了一下,摔了个大马趴,这时你会为他感到同情,还是会有一种想要哈哈大笑的冲动?  如果你选择了后者,那么说明你正在幸灾乐祸。幸灾乐祸是对他人的不幸经历而感到高兴,是对他人命运的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一般认为,幸灾乐祸不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并对这种心理现象持否定、批判的态度,但这种现象仍普遍存在于生活中。为什么别人发生不幸时,我们却会产生愉悦感呢?  一、都是嫉妒惹的祸?   嫉妒与幸灾乐祸之间的关系如何是一个相当古老的问题。早期研究大多认为嫉妒是引起幸灾乐祸的元凶,指出人们只能对某个被嫉妒的对象产生幸灾乐祸的体验,从而消除嫉妒的带来的负面感受。基于社会比较,人们容易对高成就的同辈、高地位者或高技能者产生嫉妒,而这些人也更容易成为被幸灾乐祸的对象。比如,当某个明星曝出些丑闻之时,一些网友便会大肆评论、攻击,幸灾乐祸随之产生。  二、怨恨、厌恶比嫉妒更重要?   近年来,随着对幸灾乐祸的研究增多,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怨恨和厌恶才是影响幸灾乐祸最为重要的因素。  Feather等人在一项实验中,通过让地位低者评定自己的情绪等级,研究了:①地位低者的主观感觉如何影响他对一个成功者的嫉妒和怨恨;②成功者遭遇失败时,观察者产生幸灾乐祸还是同情。研究结果表明,如果地位低者对自己地位低产生怨恨的话,就会影响他对成功者成就的嫉妒和怨恨,而且对成功者成就的怨恨会加剧对成功者遭遇失败的幸灾乐祸。因而,与嫉妒相比,怨恨更能导致幸灾乐祸。  Hareli等人做过一项厌恶与幸灾乐祸的研究,表明厌恶比嫉妒更易产生幸灾乐祸。被试被随机分为三组,分别阅读某个同学的材料:①厌恶组:该同学自私自利,喜欢捉弄别人;②嫉妒组:该同学成绩优秀,学习刻苦;③对照组:该同学表现一般。接着,被试被告知这位同学考试失败。结果显示,厌恶组报告了较高的幸灾乐祸体验,而嫉妒组跟对照组的幸灾乐祸水平没有显著差异。  看来,如果怨恨和厌恶某人,那么只要他发生不幸,就会导致幸灾乐祸。比如长期受到上级主管压迫、对其抱怨多多的员工,在主管受到大boss批评时,自然就会一个个面带笑容、微微得意。  三、群体间的自卑感   幸灾乐祸不仅能在个体中产生,也能在群体中产生。2003年,Leach的一项研究表明,群体之间的优劣势对比会影响群体之间幸灾乐祸心理的产生。原因在于处于劣势的群体会产生自卑感,从而对处于优势的群体可能产生消极情感,所以当处于优势的群体遭到不幸时,处于劣势的群体更容易产生幸灾乐祸。看到这儿,也就不难想象,当美国发生9·11恐怖袭击事件时,有多少国家在震惊之余暗暗拍手叫好。  幸灾乐祸这种心理现象的存在必然给人们带来一些好处,因而才能经久不息。幸灾乐祸这种心理现象,可以减轻由他人带来的自我威胁感和伤害感,缓解自己的消极情绪,帮助提升自我价值。从这个方面看,幸灾乐祸也算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所以完全没有必要一味排斥幸灾乐祸。
分享:

愚愚学园属于纯学术、非经营性专业网站,无任何商业性质,大家出于学习和科研目的进行交流讨论。

如有涉侵犯著作权人的版权等信息,请及时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刻从网站上删除,并向所有持版权者致最深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