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别: 院长
UID: 86215
精华: 0
发帖: 972
威望: 15 点
积分转换
愚愚币: 1182 YYB
在线充值
贡献值: 0 点
在线时间: 260(小时)
注册时间: 2010-02-22
最后登录: 2022-08-22
楼主  发表于: 2017-05-09 08:38

 腹痛58年原因难寻,机器人内镜锁定小肠病变

小肠疾病在美国发病率占其总人口的6%,我国还缺乏相关流行病学方面研究,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检查手段不到位。胃镜、肠镜都检查不到小肠,这并非中国特色,而是全球都面临的难题。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朱金水指出,不少脐周顽固性腹痛,以往都因为检查不出问题而被认为是功能性胃肠病,实际上却可能是小肠病变引起。如何通过看清小肠?这个难题,需要机器人出场。

    普通内镜难查小肠

    78岁的老人被不明原因的脐周腹痛折磨了58年,做过很多检查都没有结果。去年,老人吞下了一个胶囊大小的机器人磁控内镜,终于发现了困扰自己多时的腹痛原因这项技术是全球领先的,可以说是填补了小肠疾病谱空白。朱金水说。小肠疑似疾病患者只需随水吞服下普通胶囊药丸大小的胶囊内镜,15分钟左右即可完成检查,检查前无需抽血做肝功能及乙型肝炎等病毒检测,全程无创伤、无痛苦、无麻醉、无交叉感染。

    胶囊不乱跑可控制

    与普通内镜检查相比,胶囊内镜最明显的优点就是整个检查没有痛苦,感觉和吃一粒药没有区别,受检者可如平常一样地生活和工作。此外,它还具有一次性使用、安全卫生、无交叉感染、检查过程无痛、无创,也无需麻醉的优点。

    实际上,稍微了解一些医疗信息的人对胶囊内镜应该不会陌生,好些年前,就已经有了这项技术。朱金水直言,与以往的胶囊内镜相比,机器人磁控内镜的图像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在人体内行动自如之余,还可以加以控制。

    以往的胶囊内镜在人体内的运动仅受重力及胃肠自然蠕动影响,不能人为控制胶囊的运动及走向,因此可能错过许多重要部位的观察及对可疑部位的重点探查;而磁控胶囊内镜,简单来说其原理就与拿吸铁石吸引带磁性的物体运动一样,使临床医师能够控制胶囊内镜的运动轨迹,从各个方向全面观察胃肠道,减少死角。朱金水说。

    哪些人适合做机器人内镜

    朱金水表示,大部分消化系统不适的患者都适用,适合初诊、体检的患者。同时,也适应于高龄、严重高血压、严重心律失常、不稳定心绞痛者及有镇静(麻醉)药物过敏及其他严重麻醉风险者及胃肠功能障碍患者。

    需要提醒的是,体内如果有金属异物的患者,不适合做这项检查,因为金属可能会干扰磁控。此外,有胃肠梗阻的患者,也不适合做这项检查。毕竟是吞了一颗药丸,最后得排出体外。胃肠梗阻,则会阻碍药丸排出。一般情况下,机器人磁控内镜可在10-14小时排出,最长也能在3-5天后排出。确认是否排出,医生会通过专门的探测仪来检测。

    第二代机器人内镜的优点的确不少,但也有不足,比如无法做病理活检。也就是说,患者初诊通过机器人磁控内镜发现消化道有异样,需要再做进一步诊断治疗。

    据了解,目前做一次机器人磁控内镜要3560元,可进医保。
分享:

愚愚学园属于纯学术、非经营性专业网站,无任何商业性质,大家出于学习和科研目的进行交流讨论。

如有涉侵犯著作权人的版权等信息,请及时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刻从网站上删除,并向所有持版权者致最深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