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一组发表在Cancer Research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预计到2030年,甲状腺癌可能会上升至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男性恶性肿瘤的第三位。
进一步了解甲状腺癌,正确引导甲状腺癌患者从容面对肿瘤的挑战,已经成为医务工作者迫在眉睫的任务。
分化型甲状腺癌在甲状腺癌中占较大比重,在此我们只讨论分化型甲状腺癌(DTC),那么分化型甲状腺癌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癌症呢?
DTC起源于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主要包括甲状腺状癌(PTC)和甲状腺滤泡状癌(FTC),分化型甲状腺癌可以转移到淋巴结、肺脏、骨骼等器官,是一种恶性肿瘤。目前,大部分分化型甲状腺癌的预后较好,患者死亡率低,约占所有肿瘤死亡的0.2%。
当前,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但死亡率却有所下降。
一方面因为,分化型甲状腺癌是一种可治愈的恶性肿瘤,治愈率达75%,5年相对生存率达95%以上;其次,近年,我国甲状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的明显提高。
了解了这些特点,我们就可以很欣慰地告诉患者,对待这种疾病不要恐惧,也不要怨恨,要用一种与之长期和平相处的从容心态来面对这个癌症中的君子。
那么如何做到与分化型甲状腺癌君和平共处呢?
1. 早期发现,早期手术。对于有恶性倾向的甲状腺结节,要及时做甲状腺细针穿刺活检,需要手术的及早手术。多年的临床经验告诉我们,有些良性结节最后也可能是恶性的。对于病灶大小在1cm之内的甲状腺微小癌,国外的医生倾向于观察,而在医患关系异常紧张而畸形的中国大陆,各位医生还是三思而行吧。
2. 对DTC进行术后分期和复发危险度分层。指导患者进行131I清甲清灶治疗。TNM分期这里不再赘述,下表是最新的危险度分层,选自《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指南(2014版)》,和以前略有不同(见表1)。
对于术后患者应根据病理结果,综合评估是否有周围组织侵犯、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并结合患者意愿等,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是否进行131I治疗。
对存在癌组织周围组织明显侵犯(术中可见)、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如肺、骨、脑等器官)者需行131I治疗。病灶直径大于4 cm的患者也应该进行131I治疗。肿瘤较小(≤1 cm),没有周围组织的明显侵犯、淋巴结转移及其他侵袭性特征者可不推荐行131I治疗,但如果甲状腺组织已经全切,为了方便随诊,可以行131I治疗,这些患者残留甲状腺组织被清除后,在随访中可以通过检测Tg及131I 全身显像了解DTC的复发和转移,简化随诊检查内容。
131I治疗的禁忌证:(1)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2)计划6个月内妊娠者。
3. TSH抑制治疗,进行双风险评估。近年来,TSH抑制治疗的理念发生了转变,提倡****************顾DTC患者肿瘤复发危险度和TSH抑制治疗不良反应风险,制定个体化治疗目标,摒弃单一标准。根据双风险评估,在DTC患者初治期和随访期中,设立相应TSH抑制治疗目标(见表2)。
表2 基于双风险评估的DTC患者TSH抑制治疗目标mU/L
根据患者的综合因素将TSH抑制治疗的不良反应风险分为3个等级:低危、中危和高危。符合下述所有条件者为低危:(1)中青年;(2)无不适症状;(3)无心血管疾病;(4)无心律失常;(5)无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的症状或体征;(6)无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7)无合并疾病;(8)绝经前妇女;(9)骨密度正常;(10)无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
符合下述条件之一者为中危:(1)中年;(2)高血压;(3)有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的症状或体征;(4)吸烟;(5)存在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或糖尿病;(6)围绝经期妇女;(7)骨量减少;(8)存在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
符合下述条件之一者为高危:(1)临床心脏病;(2)老年;(3)绝经后妇女病;(4)伴发其他严重疾病。
对于清甲成功,复发危险度分层较低的患者,在给予TSH抑制治疗时,考虑到亚临床甲亢状态对患者心血管系统和骨骼系统等的影响,抑制治疗的时限不宜超过5~10年。5~10年后逐步减低TSH抑制治疗的程度,如无病生存,可仅进行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
TSH抑制治疗的原则:****************顾复发与治疗的双风险评估,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早期(1年以内)抑制治疗TSH越低越好,但也要****************顾不同人群的TSH治疗风险。随访阶段(3~5年)可以适当放宽。对于交感神经兴奋的患者可以联合应用ß受体阻滞剂。
4. 分化型甲状腺癌临床治愈的标准:
DTC患者在手术和131I治疗后,如果达到下列标准,可以评定为临床治愈:1.没有肿瘤存在的临床证据;2.没有肿瘤存在的影像学证据;3. 131I清甲治疗后的全身扫描没有发现甲状腺床和甲状腺床以外组织摄取131I;4.TSH抑制状态下和TSH后,在无TgAb干扰时,测不到血清Tg(一般为Tg<1ng/ml)。
5.TG的检测:对于保留了部分甲状腺的患者,甲状腺球蛋白的水平可能为8μg/ml、10μg/ml、15μg/ml或20μg/ml。我们可以将其作为基线水平,然后进行随访,观察甲状腺球蛋白的变化趋势。当然,这确实会让监测更具难度。而对于甲状腺全切的患者TG应小于1μg/ml,大于2μg/ml需要密切注意有无转移灶或复发,大于10μg/ml就有临床意义了,需要全面检查是否有复发或转移,包括超声和131I全身显像,即便以上检查都未发现异常,也可能是病灶不摄取碘,还要做PET/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