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别: 副教授
UID: 20418
精华: 0
发帖: 5065
威望: 10 点
积分转换
愚愚币: 10542 YYB
在线充值
贡献值: 0 点
在线时间: 7874(小时)
注册时间: 2007-03-01
最后登录: 2019-10-07
楼主  发表于: 2016-05-11 10:14

 “权威人士”透露中国经济三大信号

中新社北京5月9日电(记者 李晓喻)中国经济当前“脉象”如何?宏观调控会否重走老路?供给侧改革究竟如何推进?
  “权威人士”9日在官方媒体《人民日报》再度发声,传递出关于中国经济的三大信号。这是自去年5月以来“权威人士”第三次在《人民日报》“发声”谈中国经济,引发各方**************。
  ——中国经济呈“L型”****
  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速为6.7%,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等多项重要经济指标均有显著反弹。有观点认为,一度被阴霾笼罩的中国经济春意渐浓,更有乐观者预测中国经济将实现“U”型触底反转。
  但权威人士认为,很难用“开门红”、“小阳春”等简单概念描述中国经济。当前经济运行的固有矛盾没缓解,一些新问题也超出预期,故中国经济运行“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而是L型的****”,且这个L型****“不是一两年能过去的”。
  “这个‘把脉’客观清醒。”中国黄金集团首席经济学家万喆表示,经济深度调整不会立竿见影,短期目标即使达成,还需看是否能够稳固。在此情况下,不能轻言经济将见底回升。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部长徐洪才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也认为,当前经济仍处于新旧动能转换中,创新的驱动效应、人才红利释放、产业结构调整都有一个过程。此外,中国经济正在向消费和服务拉动转型,而从世界范围来看,这类经济体增速普遍不高。这些都决定了中国经济不可能再像过去那样“高歌猛进”。
  “L型判断符合实际,也符合规律。”徐洪才表示,此时做出这一判断“适逢其时”,有利于避免“头脑发热”,防止宏观调控出现不良苗头。
  ——没必要加杠杆硬推经济增长
  本轮经济企稳与投资直接相关。官方数据显示,一季度中国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4.67万亿元人民币,创单季历史新高信贷规模。4月制造业和服务业PMI两大先行指标双双下滑,使加大力度呼声再起。
  对此,权威人士明确说“不”。他指出,投资扩张“只能适度,不能过度”。中国经济“下行不到哪里去”,但高杠杆必然带来高风险,故“不能也没有必要用加杠杆的办法硬推经济增长”。
  权威人士并表示,在操作上,宏观调控要避免短期化行为,避免用“大水漫灌”的办法给经济打强心针;同时要避免不适度,既不过头,也防不及。
  在徐洪才看来,一季度数据表明中国经济“已经到了L相对稳定的后半段”,此时尤其需要保持头脑清醒,着眼于长期可持续发展,培育市场机制,优化经济结构。“提出不能硬推经济增长,并不意味着稳增长不重要,而是要在坚持货币和财政政策总基调不变的前提下,更加注重宏观调控的灵活性,做更富前瞻性、针对性的调控。”
  瑞银首席经济学家汪涛认为,近期政策宽松势头或已见顶,房地产政策和货币信贷料难进一步放松。
  ——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改革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生命线”、“输不起的战争”,权威人士对供给侧改革的评价,意味着这场改革将“真刀真枪”推进,不会止于口号、流于形式。
  他指出,去杠杆要积极稳妥,“要彻底抛弃试图通过宽松货币加*****来加快经济增长、做大分母降杠杆的幻想”。去产能方面,对那些确实无法救的企业,“该关闭的就坚决关闭,该破产的要依法破产,不要动辄搞债转股,不要搞‘拉郎配’式重组。”
  徐洪才认为,这反映出高层对推进供给侧改革充满紧迫感。“如果在这方面犹豫不决,拖泥带水,不仅会浪费国内资源,还会进一步拉大和发达经济体的距离。”
  权威人士指出,“加减乘除并用”,在去掉无效产能的同时,也要增加有效供给,培育新的发展动力。这意味着中国供给侧改革将更注重多管齐下,加强“立新”减少“破旧”带来的冲击。(完)
级别: 副教授
状态: 未签到 - [2556天/2556次]
UID: 20418
精华: 0
发帖: 5065
威望: 10 点
积分转换
愚愚币: 10542 YYB
在线充值
贡献值: 0 点
在线时间: 7874(小时)
注册时间: 2007-03-01
最后登录: 2019-10-07
1楼  发表于: 2016-05-18 15:14
没必要加杠杆硬推经济增长
分享:

愚愚学园属于纯学术、非经营性专业网站,无任何商业性质,大家出于学习和科研目的进行交流讨论。

如有涉侵犯著作权人的版权等信息,请及时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刻从网站上删除,并向所有持版权者致最深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