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别: 院长
UID: 83023
精华: 0
发帖: 260
威望: 5 点
积分转换
愚愚币: 357 YYB
在线充值
贡献值: 0 点
在线时间: 0(小时)
注册时间: 2009-12-30
最后登录: 2019-12-21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5 11:24

 晋阳古城遗址发现水利系统 证“如诗如画”面貌

近年来,在晋阳古城遗址的考古工作中,发现了一些水利系统,有引水渠、排水渠,还有修筑考究的水井,从中能够看出当年晋阳古城内水道的曲折回环。通过其中的引水渠,引来了清澈的晋水,从而造就了晋阳古城的美丽富饶。这是太原考古队对记者讲的一段新发现。并州汾上阁,登临似吴阊,贯郭河通路,绕村水逼乡千家溉禾稻,满目江南田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这些诗歌中所展现的如江南画卷般的美景,说的都是晋阳古城。而这些美的来源都一样,就是一条绵延不绝无比澄澈的泉水晋水。晋水从晋祠难老泉中汩汩涌出,是晋阳古城的生命之水。
1晋阳古城内已发现的水利系统
2013年5-9月,晋阳古城遗址考古队在晋源镇康培集团苗圃内进行了一次发掘,在发掘城墙部分时发现了一条东西向的引水渠。记者在考古现场看到,这条水渠是东西向横穿城墙,向东延伸至城内被另一条南北向的水渠打破,全长约18.1米。东西各有一水口,根据二者的水平高差判断,位于城墙西部的为进水口,城墙东部的为出水口,水的流向为自西向东。据考古专家判断这条位于晋阳古城遗址一号建筑基址上的水渠应该是唐代建造并使用的。
后来,在晋阳古城遗址的二号建筑基址上也发掘出了一些水利系统。据了解,整个东组建筑基址上一共有3个时代的历史遗迹和文化遗存。记者在其中看到了一条曲曲折折的排水渠,周围的砖体保存的还比较完整,在它的旁边还有一条引水渠和一口水井。而在最早期的建筑基址上,主要发现了一些汉代房址和水井。这些水井中,最深的可达10米,有些在考古工作人员挖掘出的那一刻居然还存有地下水,记者目测水井具有一定深度。因为以前晋阳城的地下水不能饮用,是苦的,所以就需要一些水道把晋水引进来,然后贯穿到整个城市的各个地方,这样就使得整个晋阳古城的水道比较发达。目前我们在城墙西边发现了一个进水渠,实际上应该还有很多,只是还没有发现而已。晋阳古城遗址考古项目队队长韩炳华说,这些水渠的特点很明显,因为过去的房子、宫殿没有水是不行的,所以水渠肯定是围绕着建筑设计,非常科学。
此外,在西城墙的外面还有一条40米宽的护城河,护城河历代水应该也是晋水,晋水从晋祠引出来以后到达金胜村、董茹村,灌溉西山下农田。晋阳城借晋水修成西城墙的护城河;而东城墙的护城河则是依赖于汾水;晋阳城南部护城河可能也是晋水,属于晋水南边的一支;北城墙的护城河则借助于西山下来的一些河流,最后汇入汾河。韩炳华说。
2晋渠主要是解决居民的饮水问题
晋阳古城内的水道之所以如此发达,主要在于晋渠的出现。
晋渠是晋水北河智伯渠的一条支渠。据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记载:晋渠在晋阳县西一里西自晋阳县界流入。又据清代治河专家康基田《晋乘蒐略》记载李勣任并州长史时,勤于晋阳,边塵无惊,突厥不敢南牧,胜长城远矣。世勣于贞观十三年(639)筑城於汾水之东,曰东城,汾西为西城。武后时崔神庆於东西两城间筑中城,所谓太原三城也。当世勣筑东城,汾东之地湿卤,城中井水苦不可饮,乃架引晋水于汾水之上入东城,以甘民食世勣所引智伯渠之水,名曰晋渠。
在晋阳古城的遗址中,如今还有一条东西走向的沟,当地人叫老虎沟,就说是晋渠,但其实可能读老水(fu)沟,因为当地的方言读水作fu,现在山西很多地方都还读fu,如晋南地区。时任晋阳古城遗址考古项目队队长的常一民告诉记者。
晋渠的路线就是从智伯渠引晋水由古晋阳城西城墙的水门进入西城,然后出西城经汾水架引晋渠水流入东城。在东城绕了一个大圈,然后,又西流入汾水。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晋渠的渠道是多么的回环多姿,别具一格。
其中,智伯渠在汾河之西,晋阳东城在汾河之东,要引晋水入东城,就必须架引其入城之渠,乃架桥汾上为之,也就是在汾河上修造一座横跨东西两岸的大渡槽,把晋水自汾河西岸引流至东岸,让老百姓使用。当时的汾河,水势奔涌浩荡,尤其是雨季。
总的来说,晋渠这项工程直接造福于人民,给古晋阳城的老百姓带来不少的益处。它的作用首先是供当地老百姓饮用,引来了清澈的晋水,解决了井水苦涩,不可饮用的苦恼。另外,就是更晋阳城变得更美。清澈如玉的晋渠在城中潺潺环流,城中新建的官府大厦,豪华夺目,瓦房商所,井然而座。晋渠通流街衢公馆,曲折迂回,渠的两旁植柳固堤,春风临城,垂柳拂荡;炎夏之时,清爽宜人。最后就是灌溉农田了,晋渠绕东城之后,老百姓用的剩下的水被就近灌溉民田。《太原县志》有取晋渠用剩余水,柳斗掣灌地亩的记载,足以看出它****************有灌溉的作用。
3如诗如画的晋阳古城
水系发达了,这里的景色自然美如画了。据《新唐书地理志》载,当时的晋阳城:左汾右晋,潜丘在中城市由西城、中城、东城组成,中城更是跨水联堞,建成水上都市。城中设有固定的市场,城内各个区域之间条块分割、界限分明,高墙将城与坊、坊与市之间彼此隔开。可以说,唐代整个晋阳城的城市面貌是以水为主的。
汾水自北向南流过,它不但能调节城市气候,美化城市环境,而且承担城市排污和漕运交通。晋水是晋阳城的主要水源,河水在城中穿梭,并架河槽注入东城。古城中河渠纵横,绿树成荫,建筑鳞次栉比,富丽堂皇,正如唐代诗人欧阳詹所描写的那样:并州汾上阁,登临似吴阊,贯郭河通路,绕村水逼乡。城槐临枉渚,巷市接飞梁。莫论江湖思,南人正断肠。可以说晋阳城****************具中国北方恢弘大气与江南秀丽山水之美于一体。
还有很多的诗歌都是描写晋阳古城的美,李白的《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中,时时出向城西曲,晋祠流水如碧玉。浮舟弄水箫鼓鸣,微波龙鳞莎草绿,充分表现了晋祠流水的美,清澈如碧玉,微波荡漾如龙鳞闪闪万草碧绿,但最重要的是告诉世人当时从晋阳城到晋祠是可以通船的,泛舟弄水萧鼓鸣是多么的悠哉惬意啊!
就连一向忧国忧民的范仲淹在来到晋祠时也会发出神哉叔虞庙,地胜出嘉泉。一源其澄静,数步忽潺湲。此异孰可穷,观者增恭虔。锦鳞无敢钓,长生同水仙。千家溉禾稻,满目江乡田的感慨。而其中的千家灌禾稻,满目江南田,说的就是晋祠难老泉水世代浇灌晋祠附近的千顷良田所造就的丰饶景象,这样的晋阳城完全可以与江南水乡相媲美了。
因此,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出当年晋阳城的壮丽景象:广阔的晋阳盆地上,清澈的汾河水由北向南奔流而去,宽阔的河面上几座宽广雄丽的大桥横跨东西,桥两端城堞相依,将东西两座城市连在一起,宛如一座水上连城。在它的东岸,是风光旖旎的太原县城(东城),城内建筑鳞次栉比,城外柳树成荫。在它的西岸,就是宏伟壮美的晋阳城(西城),晋水通过智伯渠从唐叔虞祠向北注入南、西、北三面宽达40米的护城河中。河面上游船点点,来往于晋阳城和叔虞祠之间。
分享:

愚愚学园属于纯学术、非经营性专业网站,无任何商业性质,大家出于学习和科研目的进行交流讨论。

如有涉侵犯著作权人的版权等信息,请及时来信告知,我们将立刻从网站上删除,并向所有持版权者致最深歉意,谢谢。